找到相关内容1923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弘一法师: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

    之因缘。故称《地藏经》为“佛门之孝经”,良有以也。凡我同仁,常应读诵《地藏本愿经》,以副《观经》孝养之旨。并依教力行,特崇孝道,以报亲恩,而修胜福。   四、当代印光法师教人持佛名号求生西方者,...,寿命增加,虚耗辟除,出入神护,离诸灾难等。德云:身安而后道隆。即是之谓。此为普劝修净业者,应归信地藏之要旨也。   以上略述持诵《地藏经》之旨趣。义虽未能详尽,亦可窥其梗概。惟冀净宗道侣,广为...

    弘一大师讲述 王梦惺记

    |地藏|地藏经|弘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9/102716640.html
  • 谤,是恩

      谤,是恩。   谤,令人生厌的字眼。恩?谁说的?   有云:何以息谤?曰无辩;永嘉禅师说过“不因讪谤起怨亲,何表无生慈忍力”。这个不辩就够难消化的了,再来个慈忍力?真让人...不懂啊!   以前,就是读不来老子这段话:“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;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信。”先生,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啊,什么怪物啊!让人那么向往,又让人那样难以靠近。待到听...

    各人各人的因果

    |忍辱|诽谤|口业|感恩|戒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843011837.html
  • 应学会吃亏与忍让

        有人看到这个标题,心中可能会想,真是天大的傻瓜,我想有这种看法之人不在少数。因为人人都怕吃亏,谁都不愿遇事吃亏,包括很小之事;若遇到吃亏之事,都唯恐避之不及,哪肯还要主动去吃亏、学吃亏的,这就是一般人还不知道吃亏的本质。说:“吃亏是福。”这是对吃亏或忍让的最好的评价。因此,我们不要害怕吃亏,吃亏不但不是坏事,而且是好事,是在为我们自己培植福德。不管是对他人,还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,都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032473068.html
  • 高处不胜寒

      真正的出家人应该是孤独的。请看最早的禅定方式--趺坐、经行,在山林间冥想,在山林间徘徊。只有山林才是广大的精神养料库。现在旅游事业发展迅速,求己解脱者只能如唐大梅法常禅师:“既被世人知住处,又移茅舍入深居。”因为“为僧只合居山谷”(,佚名)“城市不堪飞锡”(唐·韬光禅师)啊。在这山林之中,潜心所向,眼不见滚滚人流,心不惑于横流物欲。因为我们都是凡夫,不可能不受外界影响,故不得不强行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322183216.html
  • 道坚法师讲授《儒释道三字经概述》—重庆华岩寺英才传习舍举行2007年第一场国学讲座

    法师序言所述,《佛教三字经》的主要内容是“略叙如来降生成道,说法度生;列祖续佛慧命,随机施教;及与自利利他嘉言懿行”等事迹和法理,世人通过诵习是文,可“知佛经之要义,明祖道之纲宗”,其最终的意义“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重庆华岩寺|英才传习舍|举行|2007年|国学讲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3/1148078391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德云:‘有时且念十方佛,无事闲观一片心。’有时心中一片空灵,连一句佛号的念头也提不起来,是否即保任空灵状态?这里指念十方佛,是否有取代杂念的意思?

    圣严法师答: 我不清楚居士所引句的出处,不敢臆断。至于用功到达空灵状态,尚能念佛名号,乃是不可能的事。应否守住空灵状态,当有两说:一者系心不动,任其继续沉淀澄清,以至于不见一物,虚空沉寂,自亦不觉处于空灵状态,是为正途;否则,若滞于空灵──例如‘光音澄湛,空旷无涯’的觉受之中,尚未真入深定,仅胜于轻安境界。   第二种方法,即是用参话头的工夫,打破空灵状态。若由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21411771.html
  • 亚健康

    做“佛”事自然就是最最好的守五戒行十善,远离了“三胡”。你的身体自然会慢慢好起来。你看三祖僧璨,在古代得了麻风病也能被他放下,得到解脱。大觉禅师曾有如下言说:   此身本自无。此心在何处。身心即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健康|心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6174626133.html
  • 从心观照 由根救拔

    一番苦,消一分业障。如果再无法排遣苦恼,那么就看看烦恼是怎么生起的。归其究竟,不离无明业力,不离内心深处潜藏的贪瞋痴慢疑等劣根性,说: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,难移的正是这些...

    郑保村

    止观|静坐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01042526335.html
  • 做事先察后入好习惯 中途放弃恶习留后世

    行,应作不应作,未作为第一,作后不应退。余生亦成习,当增诸恶苦,障余及果劣,此亦未能办。”)   以上是教诫我们,做事必须先观察再趣入。每造一部论典,首先都建立誓言,在未完成之前始终不放弃。他们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精进|等流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2071826945.html
  • 法尊法師譯《釋量論》序

    。法尊法師早歲耽道,抗心希古,入藏求法,學窮閫奧。譯習之富,近世罕儔。宏法之志,老而彌篤。慶法教之重興,欣四化之在望,用奮彩筆,傳此絕學,大原卓行,誠足以繼而勵來茲。書成,凡二十餘萬言,佛典中之...有《如實論反質難品》,並題為世親作;與元魏所譯傳為龍樹菩薩之《方便心論》(西元四七二年出),同屬因明學。雖楨幹已立,而枝葉尚疏,當諸家兢立之秋,異學爭長之際,尚不足以適應無窮,從容中道也。迨乎陳那,...

    郭元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3338899.html